带娃时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:
· 刚收拾好的玩具,被娃扔得满地都是。· 被娃缠着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,“天为什么是蓝的,不是红的、绿的、黑的、透明的……”· 刚买的扑克,被娃拿来中间对折,当积木摞高高。
你一说他,他还挺委屈。
有时候就忍不住想,小孩子真烦人。
其实这些看似“招人烦”的行为,背后可能隐藏高智商的信号,但很多家长没发现,只觉得孩子“烦人”制止了他们的行为。也无形当中扼杀了孩子的潜力、创造力、探索欲。
如果孩子下面3种行为特别明显,家长别轻易怪他们,这或许是高智商的体现:
1. 打破砂锅问到底
·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?不是紫色的?·为什么天空在傍晚时会变红色?不一直是蓝色?
当孩子化身为“现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”,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,
如果用波长给他解释,那还要解释“什么是波长”“怎么知道颜色的波长”常常把大人问得哑口无言。
“我们来问AI吧”结果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,搞得大人筋疲力尽。
这种追问不仅显示孩子的好奇心,更体现了他们在研究问题时的思考逻辑,是高智商的体现。
那大人可以做什么,保护孩子高智商的行为,并且引导他们继续探索呢?
比如,当我们不想解答时,别直接打断让孩子问别人,或者暴躁地说,“它就是蓝色的,我怎么知道为什么。”
可以利用“反问”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想象,如“那你觉得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呢?”
或者陪孩子看相关的科普视频,然后假装没看懂,让孩子讲给你听。
这样孩子自己描述的过程中,他会总结、思考、捋清关系,解答了之前的疑问,在给父母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增强自信心。一举多得。
2.喜欢“损坏”/“破坏”东西
家里的物品被孩子拿来当“试验品”,
· 剪开羽绒服看看“什么是羽绒”;· 把刚买的回力车拆开,想看看是什么让它回力;· 觉得半袖太热了,直接剪掉袖子当背心。
在大人眼里孩子这是“破坏”行为,觉得孩子是在捣乱,不懂得珍惜物品。
可能还会被大人揍一顿,尤其那个剪开羽绒服的行为。
然而,孩子的这种行为,也是在探索,为自己的疑问解惑的过程。当孩子了解事物背后的原理和结构,满足了好奇心,也激发出了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:“孩子的未来只会在指尖上。”
别误解孩子“破坏”的行为,以探索为目的的“破坏”,也是高智商的一种体现。大人区分孩子的行为动机是关键。
同时要及时建立规则意识,让他们有边界感。
· 书不能撕;· 衣服不能剪;(不能穿的衣服可以)· 玩具可以拆,但家具、家电不行。
通过设定明确的界限,既保护了孩子的探索热情,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。
另外,对于爱拆物品的孩子,最好提供一个专属的“拆解区”,把小零件归类存放,避免伤害到孩子。
3.固执己见、爱反驳
· 宝贝,降温了,加件衣服——你都没加,我也不加。· 这个有营养,多吃点——妈妈也不爱吃,为什么让我吃?
对于大人提出的要求,孩子经常会有各种理由反驳,然后反驳得大人无话可说,让大人头疼不已。
对于脾气暴躁的家长,“我给他一顿竹笋炒肉,看他还有没有理由。”
很多孩子和家长同桌吃饭,都没发现妈妈挑食,还被妈妈糊弄得啥都吃。也间接说明,这些孩子善于观察、爱思考、有自己的想法。
面对孩子的反驳,家长该如何应对?
· 重在倾听,而非暴力镇压;· 设置原则底线,让孩子明白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界限;·· 允许孩子有理有据地争论,表达自己的看法。· 可以反驳,但不能利用反驳而发泄情绪。
孩子爱反驳,是智商发展、独立思考的体现。在正确引导下,这种反驳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,引导孩子学会用更合理的方式表达观点。
高智商行为并非无理取闹,而是思维活跃的表现。
高智商行为不只这3个,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、育儿过程中勤思考。
你还发现了哪些高智商行为?欢迎评论区留言!
粤友钱优配-粤友钱优配官网-在线杠杆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官方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